抗战时期,宋子文的税警总团”装备有多豪华?德械师直呼美军!
这名字一出来,多少人以为是个查税大队。别说我小时候真以为“税警”就是查票的那种……结果一扒拉,这玩意儿简直民国版海豹突击队。你要说中国近代哪个部队装备最骚气?别提德械师了,人家还得让个位。
财政部长宋子文,留洋金融博士,大手一挥:我要自己搞支部队!缉私、征税、保护盐场——听着都像公务员工作内容。但看完他们采购清单,我直接愣住。什么欧立根防空炮、维克斯两栖坦克,还有卡登·罗伊德超轻型坦克……1930年代,中国军阀里谁敢这么烧钱?
而且这帮兵哥招得也挑剔得很:身高1米8起步,不会写字不收,品行端正,无黑历史,还要无病史。这条件搁现在公务员考试都够呛,更别提当年八成都是文盲的社会环境。
有人问,这钱哪来的?盐税!对,就是那个传说中“皇帝家小金库”。每年几千万银元流水,全进了财政部账上,然后直接变成了枪炮和军饷。普通士兵一个月10到20银元,高级军官上百银元,再加餐补5块,每月准时打卡发放,从不拖欠。这待遇中央军看着流口水啊。
讲真,当时能进这个团,比考黄埔还难。不少高级将领是美国西点毕业生,中层国内名校出身,小兵文字普及率75%。这在民国乱世算逆天配置。连日军情报都记载,说碰见过一支中国部队纪律严明、装束齐整,还用的是欧洲最新式武器,以为遇到了什么盟友援助……
再看训练——德国顾问亲自带教,美国教官定期巡课,全套德国陆军操典。有档案记载,他们练刺杀术的时候,用英国产毛呢制服做护具,那可是当年顶奢面料,一件抵老百姓一年饭钱。
至于后勤补给,有专门欧美航线空运物资。一批新衣服没合适布料,宋子文亲自批条,让英国进口毛呢赶紧送来。他是真把这些人当宝贝养,就差没发劳力士了(当然没有)。
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,两团归十九路指挥,在闸北硬刚日本正规师团,全营壮烈殉国。有个细节我印象深刻:龙华机场保卫战,他们死守跑道,为友邻掩护撤退,据说最后剩下的人全倒在机库旁边,一地弹壳和血迹,日本人过来摸尸体才发现居然还有不少外国货枪械……
后来宋子文想调动主力去热河前线,被蒋介石拦下来,说白了就是忌惮他势力太大。当时何应钦借口编制问题逼解散,总团被拆分吞并,各路黄埔系趁机安插自己人,把原班底挤出去。这操作怎么看怎么像权斗剧本,但历史就这么魔幻现实主义。
不过,即便这样,总团残余还是在苏州河畔跟日寇干翻天。一天下来硬扛七波冲锋,第4团孙立人夜袭周家桥,两周血拼最后重伤倒地,被紧急送香港抢救。当时有外媒报道,说中国出现了一支神秘精锐,“装备优良如美利坚”,日方误判这是盟友参战,都快信以为真了……
后面故事更传奇:武汉会战后总团整编,新38师远征缅甸仁安羌大战,把日寇两个联队锤烂,还顺手救回7000多英印联军。当初那些号称只会查票收盐的小伙儿们,在异国丛林打出了国际影响力。据老照片看,那时候他们穿着英国制服配德国钢盔,用比利时步枪,对面日本鬼子的表情都有点迷惑:“不是说好土八路吗?”
但命运拐弯也快。从风光无限到四分五裂,也就几年时间。一朝易主,该走的走,该换的人换,有能力的不一定熬得到头。“东方隆美尔”孙立人在这里崭露头角,却最终也是另起炉灶远赴异域杀敌去了。有意思的是,这群曾经管盐管关卡的大佬们,到头来也只能任凭时代推搡,被政治洪流裹挟,不由自主地消散掉自己的荣光。
现在回头琢磨,你能想象吗?一个叫“税警”的单位,比绝大多数正规野战集团还强悍;用的钱,是国家特供小金库;招人的标准堪比奥运选拔赛;领导层学历秒杀半个内阁。而这一切,只因为某位超级财长既懂经济又爱折腾军事……是不是离谱?
哦对,还有个冷知识——最早引入现代坦克作业流程的,不是中央陆军,而是这个稀奇古怪的“非正规”武装。在上海徐家汇总部附近,当年的车库里停满各种型号装甲车,现在那片地方已经变成商圈,很难想象80年前这里屯满铁疙瘩等开拔出征吧?
你觉得,如果今天再搞一次全国公开招聘,要组建这样一支高素质、高待遇、高颜值的新式武装,会是什么画风?或者你有没有听过长辈聊起关于这些神秘“查票兵”的故事?留言区等你的碎碎念!
免责声明: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网友评论,不构成历史结论,仅供交流探讨参考
悦来网配资-配资炒股app最新版本-正规杠杆平台-理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